说起理财,有人认为太专业了。复杂的计算公式,从横交错的指数图表,每天如过山车般的涨跌。自己不懂,不想变成韭菜任人收割,所以宁愿把钱存银行,也不愿意接触理财。
也有人说,我一个工薪阶层,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,哪里有钱理财,还有人觉得,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,没有500万没有资格谈。
不可否认,理财是一门专业,它的从业者需要了解经济学、财务管理、货币管理、保险基金学等各类知识,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对市场、经济等情况有足够的了解。
那普通人就不需要学习理财了吗?恰恰相反,通过理财,普通人才能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。
加入你持有100万现金,不想理财的话,15年后100万就会贬值一半,原来100万的购买力只剩54万。所以,普通人学习理财,是要学习理财的思维,不让自己越来越“穷”。
1、意识到普通人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但不意味着就能做好。因为这部分人对理财人有误区。比如:
误区一:收入不高,不需要理财。
理财是对手上资金做长期合理的规划,抵抗通货膨胀甚至增值,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所以,哪怕你每年收入不高,但只要有目标有规划,加上时间复利,一样可以积累财富。
在《贫穷的本质》中有这样一而例子:穷人在粮食收货时会有一部分收入,但是等到下一次播种的时候,这部分收入就被花费得差不多了,于是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买化肥,导致收成减少。
但是有的人就会在,拿到收入的呢一刻起,就把化肥买好,等到播种的时候再用,这样每一次的收成,就会比上一次好一些的收入也慢慢多起来。
这也说明了,好的储蓄方式应该是“先存后花”:收入到手,先强制储蓄,在进行消费支出。
所以,月薪5000快的人,如果遵循“先花后存”的思路,扣除日常开销和各种不加节制的消费,存下100块钱几乎不可能。但稍微转变思路,每月收入到手先存1000块,一年就能存12000块。
误区二:希望通过理财一夜暴富
有人认为理财就是赚大钱。所以不少人听说股市红火,马上盲目跟风入市,结果成为被割的韭菜。更有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,盲目追求高收益,最后在投资的路上被骗得倾家荡产。
可悲的是这些投资者只想跨苏赚钱,却不知道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,好不容易才赚到的钱,收益率不是第一位,如何保住他们才更重要。
而很多背后的高风险,他们根本承受不起。不懂理财和投资的规律,还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盲目跟风,结果当然是血汗钱全部打水漂。
对于普通人而言,最关键的并非收益率有多高,而是你能不能看懂收益率背后的风险和陷阱,是你到底没有理财的思维。不学习理财知识,直冲着数字去,别说一夜暴富了想要保本都难。
2、理财型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,他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,小到一笔钱该怎么花,大到如何对自己的人生做规划。理财中有一个概念,叫做“资产”。
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模型,可以把资产分为四个账户按照固定且合理的比例进行资产分配,有助于实现资增长、持续、稳健的增长。
账户一:必要性支出。比如交通、房租、吃饭等。一般占总资金的10%左右。
账户二:应急备用金
人生处处有风险,谁都不能保证意外和明天呢个先来,要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,这部分主要用于突发紧急的大额开销,比如,大病事故等,占总资产的20%左右。
一个意外或者大病,就耗光家产的例子屡见不鲜。可以用这部分的钱先配置医疗险和意外险,后续可以考虑配置重症险。
有保险傍身,奋斗才没有后顾之忧,但要记住,保险的作用是抵御风险,而不是赚钱。
账户三:投资资金
这部分资金是用来“钱生钱”的,一般占总投资的30%左右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,比如高收益高风险的股票等,但千万不要盲目跟风。
另外,年轻人刚刚工作收入还不高,这部分余钱建议投资在自己身上,去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头脑,努力提高自己的主动收入才是最要紧的。
账户四:保本升值。
这部分资金更多是养老、教育等未来必需的支出,不应该随意取用同时要求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,所以李才一个以稳健保本为主,升值为辅,可以选择基金、国债等投资渠道。
理财如此,人生亦如此。人生就是一个从先到有的过程,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,坚定目标,忍受寂寞,拒绝诱惑,韬光养晦,注重积累,不小看每一份付出;两边最终会产生质变!
讲到这,也有人会说,虽然道理都懂,但之前错过了呢么多机会,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晚。
上一信息:没有了!
Powered by青岛商企在线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14169号-10 © 2015-2021 www.qdchuangye.com Inc.